格格党

第62章 一人一个大耳刮子

《贬妻为妾?贤德大妇她掀桌了》转载请注明来源:格格党gegedang.org

容枝枝有时候,都有些佩服覃氏,已然到了这种时候,竟然还能惦记着赏花宴的那一千二百两银子!

怕当真是钻进了钱眼中,就是蠕动着也出不来了。

覃氏还接着道:“你休要又拿给语嫣的一百抬嫁妆说嘴,回回叫你拿钱,都拿此事出来堵我!”

“今日这银子,你出也得出,不出也得出,你若是真拿不出来,便回你娘家去要!我就不信堂堂太傅府,一千多两银子都给不出!”

容枝枝虽然早就知道覃氏不要脸,此刻也犹然讶异。

但凡要些脸面的人家,都知道用儿媳的嫁妆是丢人事。

覃氏算计自己的嫁妆不说,还要自己一个出嫁女,回娘家要钱,这等没羞没躁、没脸没皮的话,放眼整个京城,也是没几个高门贵妇说得出来的。

容枝枝不咸不淡地道:“婆母,今日到底是谁的错,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您要儿媳担责,儿媳是死也不认的!”

覃氏恨恨地道:“你认不认,也是你的错!”

话刚到这儿,信阳侯便青着脸进来了,问道:“好好的赏花宴,怎么又闹出事了,到底是怎么回事?”

齐子赋也是从官署被叫回来,皱着眉头,跟着父亲进来。

齐语嫣见着父亲,便是没忍住哭着告状:“父亲,都怪母亲和贤哥儿……”

接着,她抽噎着,断断续续地将事情讲了出来。

信阳侯的脸色越听越是难看。

覃氏忙是把责任,往容枝枝的身上推:“侯爷,这都是容氏的错!那姜老先生既然不要我们贤哥儿了,怎不早与我们说?若是早说,还能有这档子事吗?”

容枝枝一脸无奈:“婆母这话说得蹊跷,儿媳以为姜先生只是抱怨几句,哪里知道他老人家是真的不想要了?”

姜先生是何等聪明人?自己对他有恩,他又不知道她想和离的心思,便断然不会害她在夫家难做人,说出自己同意了叫对方不教齐子贤了。

所以齐子贤去了,都只是被关在外头,姜先生没把自己交代出来,如此自也怪不到自己头上。

容枝枝还道:“贤哥儿好不容易开始用心读书,儿媳又哪里好与众人提姜先生的那些信,叫贤哥儿没脸,失了读书的信心?”

说起没脸这个事,齐子贤就来气!

指着覃氏道:“母亲,嫂嫂都知道,为我的名誉着想!你就半点都不为我想!都是你,我如今真是名声扫地了,整个京城都知道我没学问,遭了姜先生嫌弃,你高兴了?”

覃氏咬牙:“当真只怪我吗?那会儿不也是你自己,一口认定了是你嫂嫂害你,我才顺着你说的?”

齐子贤面皮一抽,也有些心虚。

可自私的人,但凡有什么错处,都是在他人身上找原因的。

他便是道:“我冒犯了嫂嫂,您作为长辈,不是应当阻拦我吗?怎么不但不阻拦,还跟着我闹呢?我如此莽撞,都是因为你没教好我!”

覃氏瞪大眼,一时半会儿的,竟是想不出一句话来反驳自己的好幺儿。

容枝枝眼底都是冷笑。

齐子贤如今最大的“优势”,便是读了两天书,满肚子的歪理,也当是让覃氏自己听一听好儿子胡扯的能耐。

齐语嫣哭着闹起来:“我都婚事啊,我好好的婚事又没了,分明只要我今日在宴会上,作诗一首,便能找回名誉,现下好了!齐子贤,你这个混账!都怪你!”

齐子贤不以为然地道:“你一个女子,口中怎都是这些不知廉耻的恨嫁的话?婚事罢了,今日说不成,难道明日不能再说?有什么好哭闹的?”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真灵九转》《野火》《身为邪祟的我,教她们斩妖除魔》《泰昌大明》【侠客中文网】【笔趣看】《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守寡后我重生了》【三零中文网】《被首座抛弃之后

无间之令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格格党gegedang.org),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新书推荐

小师妹素质不详,遇强则强狂薅女主气运后,炮灰农女怒赚百亿穿成疯批病美人后,每天都想弑神随母改嫁后,兄长他蓄谋已久东宫娇养:太子捡回的掌心宠天道?抗得住我一剑再说带着签到系统穿古代师妹腹黑又刻苦,天道都被薅吃土完了!私奔后被高冷夫君抓回房了正统嫡脉要造反萌娃天道炸了皇城骄翎穿成农家丫头,带着空间赚大钱梦回九天君相逢穿越女尊有空间,娇养五位夫郎一幕年华穿越古代:开局被人灭了满门腹黑女将重生,与痴情王爷闪婚了夺我全家气运?天道闺女不干了!嫡女霸气归来暗卫皇妃贬妻为妾?转嫁纨绔王爷被宠上天快穿之好感度爆棚疯批公主她嫁了个高权宦官尊嘟假嘟,老祖宗跟我一起玩穿越云灵传惊!重生空间之在修仙界纵横四海圣女抽卡修仙,不内耗只发癫重生只想养仨崽,绝色世子还要生千年照孤影不当宠妾后,侯府全家悔断肠木香悠悠之我在古代雕出锦绣生活为了休妻,状元郎不爱红妆爱绿帽穿到灾年逃荒穿书成男主早死的娘子真千金带崽嫁权臣,太子爷求当外室爹她死遁后,四个夫君找上门了!千丝诏通房假死后,禁欲世子苦寻三年大武:从打猎开始养活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