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格党【gegedang.org】第一时间更新《人人都能读懂伤寒论》最新章节。
原文: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救里宜四逆汤,救表宜桂枝汤。
“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当救里”,是对于伤寒病,如果医生误用了下法(即泻下法),导致患者持续出现下利清谷(即排泄物清稀如谷水,说明脾胃功能严重受损,阳气大虚)且不止,同时伴有身体疼痛的情况,此时应当急救其里(即脾胃等内脏功能)。因为下利清谷不止,是脾胃阳气大虚的危急症状,若不及时救治,恐有亡阳之虞,所以“急当救里”。
“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在急救里证之后,如果患者仍然出现身体疼痛,但清便(即大便)已经恢复正常,说明里证已经得到缓解,此时应当转而急救其表(即驱散外感风寒)。因为身体疼痛是外感风寒未解的表现,虽然里证已安,但表证仍在,所以“急当救表”。
“救里宜四逆汤,救表宜桂枝汤”,这两句话则明确指出了治疗里证和表证的具体方剂。四逆汤是温阳救逆的经方,适用于脾胃阳气大虚,四肢厥冷,下利清谷等里虚寒证。桂枝汤则是调和营卫,解散风寒的经方,适用于外感风寒,发热恶风,头痛身疼等表证。
原文:病发热、头痛,脉反沉,若不瘥,身体疼痛,当救其里,四逆汤方。
在中医的世界里,每一种症状都是身体向我们发出的信号,它们或明或暗,或急或缓,都在试图告诉我们身体内部的变化。病发热、头痛,而脉反沉,若病情不愈,进而身体疼痛,其实蕴含了深刻的中医病理机制和治疗原则。
首先,发热和头痛,我们通常认为这是外感风寒或风热邪气,侵袭人体,正气与之抗争,正邪交争于体表,故而发热、头痛。然而,此时的脉象却“反沉”,这通常意味着人体内部的阳气不足,或是邪气已深入内里,影响了气血的正常运行,导致脉象深沉无力。
如果病情进一步发展,身体疼痛也随之出现,这往往意味着邪气已经不仅仅停留在体表,而是开始影响到了身体内部的气血运行和脏腑功能。此时,根据中医“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治疗原则,我们应当先解决更为紧急、更为根本的问题,即救其里。
“当救其里,四逆汤方”,这里的“四逆汤”是中医经典方剂之一,主要由附子、干姜、甘草等药物组成,具有温阳散寒、回阳救逆的功效。它适用于阳气大虚,阴寒内盛,四肢厥冷,甚至神志不清等危急重症。在这个情况下,使用四逆汤可以迅速补充人体阳气,驱散内寒,恢复气血的正常运行,从而缓解病情。
当然,中医的治疗总是讲究个体化、精准化,不同的患者、不同的病情阶段,可能需要不同的治疗方案。因此,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体质等因素,进行个性化的调整和优化。
四逆汤方
原文:甘草二两(炙)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天才一秒记住【格格党】地址:gegedang.org,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