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神探夏洛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格格党gegedang.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2004年4月12日,杭城的晨曦穿透薄雾,洒在星宁科技生态园区的玻璃幕墙上。十处错落有致的环保住宅区宛如悬浮在绿海之上的方舟,建筑外立面的垂直绿化墙生机盎然,无土栽培的藤蔓植物沿着智能导轨攀爬,与顶部旋转的太阳能板阵列交织成一幅科幻图景。沈浩然站在园区观景塔的最高层,俯瞰着这片被称为“东方硅谷”的热土,电子腕表的全息投影屏上,实时跳动的经济数据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园区经济产值再次突破2000亿大关。
“沈总,无土栽培系统的运行数据已同步至中央控制室。”助理举着平板电脑走近,屏幕上的3d模型展示着住宅区的生态循环网络,“每栋楼的地下室都配备了智能水培农场,生菜、草莓等32种蔬果实现自给自足,二氧化碳回收系统还能将住户呼吸产生的废气转化为植物肥料。”沈浩然点点头,目光投向不远处正在作业的无人机群,它们正精准地为空中种植槽喷洒营养液。
在1号住宅区的样板间内,房产销售经理正向几位海外投资者演示智能居住系统。“您看,这个墙面内嵌的显示屏不仅能调节室内光线,还能实时显示蔬菜生长状态。”经理轻点触控面板,厨房墙面缓缓升起,露出一排排长势喜人的樱桃番茄,“住户可以通过语音指令采摘,系统会自动补栽新苗。”一位来自硅谷的投资人惊叹道:“这哪里是住宅,简直是会呼吸的生态实验室!”
园区中央的生态公园里,人工湖的水面泛着粼粼波光。水下,仿生鱼机器人正在监测水质,将数据传输至ai管理系统;湖畔的长椅由回收塑料制成,内置的无线充电装置正为游客的手机供电。沈浩然漫步其中,偶遇几位正在写生的学生——他们是星杭大学环境艺术专业的学生,此刻正用画笔记录这座未来之城的独特美学。
“沈总,微软亚太区总裁来电,希望深化在智能建筑领域的合作。”助理的声音打断了沈浩然的思绪。回到办公室,视频会议已经开启,屏幕里,微软高管指着一段演示视频:“星宁的建筑能耗管理系统让我们大为震撼,能否将其算法应用到我们在全球的办公园区?”沈浩然微微一笑:“我们正计划开发第二代系统,不仅能节能,还能实现建筑与住户的情感交互。”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