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颜谋世:医女风华倾天下》转载请注明来源:格格党gegedang.org
朱权得到朝廷批复后,立刻全身心投入到各项事务的筹备与推进之中。他深知,每一项决策都关乎大宁地区的稳定与繁荣,容不得半点马虎。如今太祖皇帝年事已高,身体每况愈下,疾病缠身,精力远不及当年
,虽威严仍在,可不少朝政事宜已悄然交由皇太孙朱允炆及其幕僚操持。往昔诸多事例历历在目,朱权明白行事不可肆意,加之朝堂局势因太祖身体状况与权力过渡而愈发微妙,自己更要步步为营。况且,皇太孙朱允炆在朝廷中已逐渐崭露头角,身边围绕着方孝孺等一众深受儒家思想熏陶的文人儒士。他们不仅在政治理念上对朱允炆产生了深刻影响,倡导以宽仁治国,还在文化领域大力推动复古文风,重视经史研究,这种皇室教育成果和浓厚的文化氛围正逐渐在朝廷内外蔓延,大宁地区虽地处边境,也难免受到影响。
顾爻和晏昭应召而来,三人在书房中再次展开深入讨论。朱权神色凝重,将朝廷对商路合作方案的意见一一指出,强调细化工作的紧迫性与重要性,同时也提醒二人,一切方案都要以符合朝廷规制为前提。他心里清楚,如今很多朝廷决策看似出自太祖,实则背后有皇太孙一系的影响,这些方案说不定哪天就会被呈到皇太孙案前审阅,容不得一丝差错。他低声说道:“如今皇太孙深受儒家思想浸润,主张宽仁治国,其身边幕僚又大力倡导复古文化,行事风格与太祖皇帝有所不同,我们行事更要谨慎。这方案的每一处细节,都要经得起各方审视,莫要与皇太孙倡导的理念相悖,以免引发不必要的麻烦。而且听闻他们正讨论恢复井田制等举措,虽说还未定论,但也得留意对我们大宁地区的潜在影响。太祖身体欠佳,许多事务由皇太孙参与定夺,咱们务必紧跟朝廷风向。说不定过些时日,大宁也会兴起研读经史的风潮,我们也要提前做好准备
。”
顾爻轻抚胡须,沉思片刻后说道:“王爷,关于护卫队人员构成,我们可根据三方藩地的兵力分布及士兵特长进行调配。燕王麾下骑兵精锐,擅长长途奔袭,可抽调部分骑兵负责商路的巡逻警戒;辽王属地步兵坚实,可安排他们承担商队驻地的防守任务。至于我们大宁,挑选擅长骑射且熟悉边境地形的士兵,作为护卫队的中坚力量,负责应对突发情况。但所有人员的抽调,必须先行上报朝廷,待批复后方可执行。需注意,洪武朝对藩王军队调动管控极严,上报公文格式、流程都要准确无误
。不过,王爷,如今藩王之间关系微妙,与燕王、辽王合作商路,利益分配等方面还需谨慎斟酌,莫要因此生出间隙。”
晏昭微微点头,接着补充道:“经费管理方面,设立专门的账目记录人员,由三方各派一名可靠的财务人员共同监管。每一笔开支都需详细记录用途、金额及流向,定期向三方藩王汇报。同时,建立严格的经费审批制度,超过一定数额的支出必须经过三方共同商议决定,以确保经费使用的公正透明。且每月账目都要呈交朝廷审核,万不可有丝毫差错。如今朝廷对藩王财政监管日益严苛,账目明细务必清晰,避免授人以柄。只是现在宝钞贬值严重,商路交易恐怕会受影响,得提前考虑应对之策,比如与商户协商灵活的结算方式。”
朱权认真聆听着二人的建议,不时在纸上记录要点。待二人说完,他沉思片刻后说道:“二位所言极是,但还有一点需要注意。护卫队的训练至关重要,必须制定统一的训练标准和考核机制,确保士兵们具备应对各种危险的能力。晏公,此事就由你负责牵头,与燕王、辽王的幕僚沟通协调,尽快制定出详细的训练计划。但训练计划必须先呈交朝廷审阅,得到许可后才能实施。顾公,你继续完善账目管理和审批流程,务必做到滴水不漏,每一个细节都要经得起朝廷查验。太祖皇帝对军事训练要求极高,训练计划要突出实战,契合朝廷强军之策
。如今朝堂局势复杂,我们行事更要考虑皇太孙一系的看法,莫要授人以柄。对于藩王间的合作,我们以和为贵,但涉及利益关键,也不能让步太多。宝钞之事,即刻着手调研,看看如何在商路中稳定交易。”
三人又就一些细节问题进行了反复商讨,直至天色渐暗,才最终确定了商路合作方案的细化内容。朱权命人将方案仔细誊抄,加盖王府印信,准备次日一早便派人送往朝廷,同时叮嘱送件之人,务必将方案安全、准时地送达,不得有任何延误。他还特别交代,若途中遇到朝廷巡检,需主动出示公文,配合检查,不可有丝毫懈怠。他心中明白,这些朝廷巡检背后说不定就有皇太孙一系的势力在盯着,任何小错都可能被无限放大。
处理完商路合作事宜,朱权又马不停蹄地开始筹备前往朵颜三卫驻地的相关事宜。他首先召集王府护卫指挥楚毅,这位年轻将领在蓝玉案后崭露头角,与朝廷关系紧密,但经验尚浅,行事难免有些拘谨。朱权挑选了一支由五十名精锐士兵组成的护卫队。这些士兵皆是从王府亲卫中精心选拔而出,个个武艺高强、忠诚可靠。朱权亲自对他们进行训话,强调此次任务的重要性和危险性,要求他们务必保护好自己和王爷的安全,同时一言一行都要符合朝廷礼仪,不得有任何冒犯朵颜三卫之处。如今朝廷局势微妙,蓝玉案后武将们行事愈发谨慎,楚毅作为王府护卫指挥,想必也深知其中利害,自己一举一动都代表着朝廷颜面,稍有不慎便可能引发外交争端,影响朝廷声誉,给皇太孙添乱。而太祖皇帝如今精力有限,对这类外交事务虽仍关注,但更多是听取皇太孙等人的建议。
随后,朱权又与朵颜卫把儿孙、福余卫脱鲁忽察儿、泰宁卫安出帖木儿分别通信,告知他们自己即将前往驻地商议互市细节,并询问他们的时间安排和意见。把儿孙虽回信表示欢迎,但言语间仍透着几分谨慎;脱鲁忽察儿回复时也稍有保留,不过还是答应了会面;安出帖木儿的回信则满是迟疑,许久才勉强同意。朱权深知朵颜三卫与明朝关系微妙,洪武年间他们时叛时降,此次前往,必须万分小心,任何决策都可能影响到边境的稳定。在筹备过程中,朱权了解到,洪武年间对与藩属部落交往有着严格的外交规程,从礼品馈赠到谈判流程都有明确规定,他仔细研读相关条例,确保万无一失。
在筹备过程中,朱权还特意请教了王府中熟悉朵颜三卫风俗和语言的幕僚。他了解到,朵颜三卫虽同为蒙古部落,但各有其独特的风俗和文化。在与他们交流时,不仅要注意语言表达,还要尊重他们的风俗习惯,避免因文化差异而产生误解。同时,他也意识到,此次谈判,既要展现明朝的诚意和实力,又不能让朵颜三卫觉得明朝有压迫之意。比如,按照洪武朝外交惯例,初次谈判的礼品选择要契合部落喜好,且不能过于贵重或轻薄
。
出发前一日,朱权回到寝室。王妃张氏早已为他准备好了行装,见他回来,连忙迎上前去。“王爷,一切都准备好了吗?”王妃关切地问道。朱权轻轻握住王妃的手,说道:“都准备好了,明日一早便出发。夫人不必担心,我此去定会小心谨慎,早日归来。此次前往朵颜三卫驻地,关系重大,我定会谨言慎行,不辜负朝廷和百姓的期望。”王妃微微点头,眼中满是担忧:“王爷此去路途遥远,且朵颜三卫驻地情况复杂,你一定要多加小心。我已让桃夭准备了一些常用的药品和滋补之物,你带在身边,以备不时之需。”朱权心中一暖,感激地看着王妃:“有夫人在,真是我的福气。”
用过晚膳后,朱权来到婴儿房,看着快两岁的小世子朱盘烒正在蹒跚学步,努力地向他伸出小手。朱权快步上前,一把将儿子抱起,笑着说:“乖儿子,都快会跑啦,等爹爹回来,带你去看大宁的好风光
。”小世子咿咿呀呀地说着,还不太清晰的话语里满是对父亲的亲昵,朱权亲了亲他的脸蛋,眼中满是慈爱:“要乖乖听娘亲的话,快快长大,以后做个有担当的人
。”想到日后儿子或许也会受到朝廷尊崇儒家文化的影响,接受正统的儒家教育,朱权不禁对他的未来多了几分期许。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莲池幽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格格党gegedang.org),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