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跟我谈奋斗》转载请注明来源:格格党gegedang.org
米娜对沈林风说:“小沈你多辛苦,要尽快掌握兴鸿电子的局面。你知道的,我们之所以投资电池行业,看好的是行业的前景,以及你的未来的成长。若是公司掌控在你手里,我和丽娜会更放心。”
这话让沈林风倍感压力。
不过,也充满了动力。
毕竟,漂亮女人说出来的话,比任何励志大师都管用。
沈林风不管米娜说的是真是假,可要跟另外两个股东肖盛安和文卫,沈林风相信米娜和杨丽娜还是对自己信任更多一些。
肖盛安和文卫是从外面笼络的专业人才,沈林风跟她们合作的时间更久。
沈林风认为,他和杨丽娜、米娜之间要说情比金坚,那肯定是个笑话。但是他们之间的关系还算不错,有感情的需要,也有生理的需求。
事业方面,大家也配合得挺好。
广东人讲究合财,米娜和杨丽娜就曾多次说过,她们跟沈林风合财。这种思想观念,大概是在广东待太久,被当地人影响到了。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沈林风觉得自己也受到一定的影响。
或者说,那是他长期受到思想灌溉,渐渐养成的思维意识,总觉得自己跟两位富婆也合财。
换个角度考虑,他们还很合拍呢!
因此,沈林风对米娜说:“米娜姐你放心,我一定会努力成为电池领域的专家。”
“那可大不必。咱们做管理的,只要熟悉行业就可以,没有必要死磕技术。”米娜笑嘻嘻说,“如果你把太多精力投入到专研技术上,管理工作就会懈怠。而且研究太久的话,有可能会像理工男一样显得呆头呆脑的,那可不是我们想要的结果。”
沈林风:“呃......”
这该死的刻板印象,谁说理工男就呆头呆脑的。
不过他似乎也被某种社会价值观洗脑,一想到理工男的形象,的确就是厚眼镜,呆木呆木形象。
所以说,刻板印象很恐怖。
......
对于沈林风来说,要深入学习电池专业知识,其实还挺难的。
尤其是牵涉到技术参数、化学成分等,他看得都感觉脑袋在发胀。还有工厂那种系统化、规范化、模块化的管理方式,实话讲,沈林风也需要慢慢适应。
幸好肖盛安和文卫很专业,肖盛安有团队管理能力,也有电池行业经验,由他领导的团队发展很快,改革更快。公司才收到不到两个月,便焕然一新。
于是,沈林风学习的空间就更大了。
该说不说,他来到深圳那么久,反而觉得进入兴鸿电子的这段时间,工作的压力反而是最小的。只是虽然有点难,但它毕竟是死的,只要沈林风足够努力,总有撬开壁垒进入圈内的时候。
开始入职的沈林风还有些不专业,也不敢太多。
跟随团队学习和观察三个月后,他觉得自己差不多也算入门了。
入门以后,做事便从容许多,对各部门的了解也更深入。即使是研发部那些晦涩难懂的专业技术文件,他大概也能读得明明白白。
肖盛安对沈林风说:“沈总,咱们公司的技术还算不错的,不过业务这一块稍微有点欠缺,订单总是不能饱和。您得跟米总、杨总多沟通沟通,从上层帮助我们推动一下呀。”
这句话倒不是将沈林风的军,肖盛安融入团队以后,渐渐知道一些关于米娜、杨丽娜的情况,也知道沈林风是鼎牛投资的第三股东。他作为打工出身,依靠技术闯出来的管理者,非常清醒的认识到几位老板的影响力。
尤其是米娜和杨丽娜,她们的在深圳社交圈里,也是有一定知名度的。
其中又以米娜最为典型。
她充分利用鼎牛的影响力,在社交圈攒下不少人脉。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摩吉印象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格格党gegedang.org),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